摘自《慈聲》110期
院牧服務於1984年正式踏進公立醫院,並且迅速發展,院牧的人數也逐漸增多。雖然院牧本身已具備神學訓練,但由於院牧事奉的場景是醫院,服侍的對象是病人,面對的是疾病與死亡的苦難問題;院牧需要接受臨床牧關教育(CPE),將神學、醫學、心理學和社會學整合,並透過臨床的經驗、導師的督導、持續的反省、同儕的回饋等,讓事奉的模式和質素不斷提升,從而為病患者提供適切的牧養和關懷。
臨床牧關教育始於美國,而香港最先開辦CPE訓練的機構是香港教牧輔導及關懷協會。至於最早在醫院開設的CPE課程,就是86年暑假在沙田威爾斯醫院,由身兼威院義務院牧的麥大衛牧師擔任導師。由於當年醫院只得他一位院牧,所以受訓的都是神學生,人數只有四人。87年暑假開辦第二次CPE課程,同樣只有四名學員,其中兩位是林偉廉牧師和袁麗芳姑娘,他們當時仍是神學生身份,神學畢業後他們都相繼成為了醫院院牧。88年春天麥牧師開辦首個CPE延伸課程,為期6個月,學員對象包括在職院牧、教牧同工、神學生和護士。89年麥牧師返回美國接受CPE督導訓練,93年獲美國臨床牧關教育協會(ACPE)認可為副督導,同年夏天返回威院並重開CPE課程,至97年退休回美。97至99年,威院繼續開辦了三屆CPE課程。沙田區院牧事工委員會於86至99年間,共開辦10多屆CPE,並有數十位學員完成了400小時的臨床牧關課程。若以公立醫院有限的資源來說,這已是不錯的成績。
若要有系統和持續地發展CPE訓練,必須要有足夠的資源和配套,而有基督教背景的醫院是較有優勢的,其中一間就是香港浸信會醫院。86年浸信會醫院的院長是林樹基醫生,他看到院牧專業的重要性,遂專程從台灣馬偕醫院邀請解英忠牧師來港擔任主任院牧,並於87年5月開始首屆CPE訓練。當時的學員共有10位,包括兩位浸會醫院的院牧和其他教牧同工,其中一位院牧是湯新南姑娘。而當年有兩位教牧在接受CPE訓練後更成了第一代的開荒院牧,包括瑪麗醫院的陳炳垣牧師和瑪嘉烈醫院的陳榮基院牧,可見CPE在培育早期院牧人材方面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,並促進了院牧服務的開展。
自87年起,浸信會醫院每年暑假都開設CPE課程,直至89年解牧師離港,醫院於90至97年間,每年暑假都邀請美國CPE督導任客席導師教授課程。98年起專注發展香港特色的CPE課程,並由當時的主任院牧袁麗芳姑娘負責訓練。99年美國ACPE協會督導團親臨醫院,並評估CPE課程達致ACPE標準。02年醫院聘請美國ACPE督導盧惠銓牧師回港,盧牧師是浸信會醫院的前院牧,他上任後致力發展不同級別的CPE課程,先在03年增設全年三次CPE課程,其後在05年開設一年制駐院課程及08年開始督導課程。由87年至現在,浸信會醫院共開辦323個CPE單元,畢業學員共231個,其中大部份學員完成超過一個單元。
隨著院牧事工在90年代迅速發展,培訓的需要日見殷切,所以院牧事工聯會亦於93至94年,分別與基督教聯合醫院及靈實醫院合辦CPE課程,並先後從挪威及美國邀請CPE督導來港訓練,受訓學員共有33名。96至97年,聯會聘請從美回港的林偉廉牧師,負責CPE訓練,共訓練了31位學員。
另一間有基督教背景而開設CPE訓練的醫院,是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。97年醫院聘請剛從美國回港的湯新南姑娘,成為全職CPE督導,專責推動CPE發展。除了每年開設三個課程,更於暑假邀請歐、美或台灣客席督導主領英語組CPE密集課程。99年醫院獲美國ACPE協會督導團評核醫院為合資格的CPE訓練中心。02年開辦專為醫護人員而設的CPE晚間課程,其後更設駐院院牧訓練及督導級訓練。由97年至今,醫院共開辦61班CPE,學員人數共367人。
除了兩間基督教醫院,伯特利神學院亦致力於CPE訓練。早於86年,神學院已開設CPE課程,至97年因與加拿大阿基狄亞大學(Acadia University)?繫將CPE/PCE(臨床牧關教育/教牧輔導教育)課程列入碩士班必修科。CPE/PCE教學督導姚鏡鴻博士在97年透過阿基狄亞神學院,與加拿大大西洋區IPT及加拿大臨床牧關教育協會(CAPPE)聯繫成立香港臨床牧關教育/教牧輔導教育?會考核不同程度之學員‧於04年又獲美國牧關督導及心理治療學院(CPSP)認可及授權,在香港設立牧關輔導及心理治療學院,成為該院在東南亞區的首個訓練及審核中心。由於CPE訓練需要醫院作實習場景,所以神學院一直與多間醫院合辦課程,包括基督教醫院及沒有宗教背景的公立醫院,由1986年至今,受訓的學員已達446名,共有四位教學督導。
CPE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,學員從最初的教牧、神學生及院牧,到現在普及至醫護人員、神學院講師;從最初只修讀一期,到現在修讀兩期或以上,足可見其實用性。CPE訓練能夠在香港萌芽和成型,不得不提一群願意委身,千里迢迢赴美學習的院牧和牧關工作者,他們成了第一代的本地CPE督導,承擔培訓的使命。面對未來的需求,我們更要培訓第二代的督導人材,而一個更艱巨的挑戰,就是要成立一個被全港院牧認受的認證組織,評定院牧的專業水平,讓院牧服務能邁向更高的質素,讓我們服侍的對象能得到更適切的心靈關顧。